近年來,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加強群眾理想信念教育、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的新平臺新載體,探索形成“345”工作模式,有序延長文明實踐最大半徑,有效彰顯文明實踐惠民效應,切實增強了山區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統一”構建文明實踐體系。一是構建統一組織領導體系??h領導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任,以“一把手”工程提升資源整合能力。落實縣級部門、鄉鎮、村(社區)黨組織主體責任,以黨建促文明實踐,增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力、引導力。二是建設統一規范實踐陣地。依托黨員教育、文化服務場所和景區等建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主題廣場。鄉鎮、村(社區)整合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站)、閑置中小學校舍等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固定活動陣地,實現“黨群服務+文明實踐”綜合體全覆蓋。三是出臺統一考核評價制度。印發《蒼溪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實施方案》《關于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對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運行管理、督查考核、激勵機制予以明確,并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實績考核,納入文明創建測評體系,推動文明實踐制度化、長效化。
志愿服務“四化”助推文明實踐為民。一是志愿服務規范化。制定出臺志愿服務管理辦法和年度指導意見,規范志愿服務活動內容,嚴格按照規范機構、招募注冊、培訓管理、時長記錄、建立臺賬、回饋激勵等程序運行管理,并定期開展相關業務培訓。二是志愿服務常態化。制定領導聯系點、縣級部門黨組織對口聯系、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積分管理等制度,確定每月10日為全縣“文明實踐集中活動日”。每年集中評選表彰“十佳志愿服務團隊”“十佳志愿者”。三是志愿服務品牌化。探索形成“1+11+N”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模式,即組建1支縣級志愿服務總隊,并結合志愿者自身特長,組建理論宣傳講、教育培訓、文化文藝等11個方面的服務小分隊N支,創新打造“公益救援服務”“情暖童心·相伴同行”“送溫暖·創文明”等32個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四是志愿服務精準化。通過“視角蒼溪”APP等平臺載體,建立“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志愿服務項目對接反饋模式,精準便捷地調動志愿者力量,實現“中心吹哨、志愿者15分鐘報到”,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工作做到群眾心坎兒上。
“五結合”強化文明實踐引領。一是與思想教育相結合。推出“‘理’響梨鄉”新思想大眾傳播項目,組建基層宣傳隊伍,創新“知客宣講”“鄉村大喇叭”等宣講形式,引領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二是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開辦“文明實踐大講堂”,組建優勢特色產業志愿服務隊,讓技術指導、衛生防疫知識、自強事跡進講堂,讓農技服務、助農“雙搶”到田間。三是與基層治理相結合。推出“鄉賢說事”品牌活動,在村社設置“鄉賢說事室”,在村居院落設置“鄉賢說事大院”,用群眾信賴的身邊人說事明理、解疑答惑、定紛止爭。四是與系列文明創建相結合。通過創建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城市等,引導廣大群眾參與,在實踐中培育文明好風尚。五是與文化惠民工程相結合。以“文藝身邊行”為載體,常態化開展“送戲曲(文化)下鄉”活動,開辦“百姓大舞臺”“梨花大舞臺”,引導群眾自編自演自家事、身邊事,讓群眾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中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汪麗萍)
編輯:楊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