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地形險峻復雜,在大山深處,“對面能聽聲,相見需數日”,高山和峽谷構成的地理屏障,讓交通成為發展難題。近年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大涼山的交通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在涼山各地的鄉村中,尤為明顯。近日,多位攝影師走進大涼山,用鏡頭記錄下這些鄉村公路,感受交通給當地帶來的變化。
圖為布拖縣,通往拉果鄉尾木村、阿布洛哈村的公路。 王德 攝
數據顯示,到2020年6月,涼山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已全部通客車,曾經不可逾越的天塹變成了通途。到2021年底,涼山州農村公路總里程,已達2.45萬公里。圖為金陽縣丙底鎮保爾村通村水泥路。 鄭云 攝
圖為雷波縣馬處哈三峽新村的新居與通村路。 唐曉軍 攝
圖為甘洛縣新茶鄉的村道。 趙亮 攝
圖為金陽縣南瓦鎮絲窩中心村高山蔬菜基地的水泥路。 鄒寧 攝
圖為昭覺縣碗廠鄉,村與村之間的坡地田間道。 夏建勝 攝
圖為雷波縣黃瑯鎮沙灣村上沙灣組的通村路。 盧泯全 攝
圖為美姑縣依果覺鄉依德阿莫村的村道。 阿牛史日 攝
圖為鹽源縣衛城鎮的一條果園小路。 劉勝旭 攝
圖為寧南縣大同鄉迎豐村通村水泥路。 謝莉 攝
編輯:張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