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宣傳部等七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落細落小落實,中共邛崍市紀委機關、中共邛崍市委宣傳部、邛崍市婦聯和邛崍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組織開展了2022年邛崍市尋找最美家庭活動。經過多形式推薦、公開公正評審公示后,評選出20戶“最美家庭”。
蔣濤的家庭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八口之家,雖然只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但全家人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紀守法、家庭和諧、鄰里和睦,獲得了鄰里的普遍贊譽。作為妻子,蔣濤默默地支持著丈夫的工作,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責任。蔣濤的爺爺在一次拆房中不幸損傷了腳,行動不便,事后她每天清晨很早就用摩托車載著爺爺去醫院輸液,并每天給爺爺按摩、吃藥、洗頭、洗腳。老人經常在親戚鄰里間夸贊她:“我有個好孫媳!”在工作中,蔣濤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計得失,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貢獻力量。[詳情]
喻學建,男,漢族,邛崍市臥龍鎮豐收村8組村民。喻學建回想當年大人們掙工分吃飯的年代,由于母親體弱多病,為了照顧母親和喻學建,導致父親在生產隊時掙的工分少,每到年終喻學建家總是需要補錢給生產隊,但是,哪有錢補呢?關鍵時候,總是伯母伯父無怨無悔幫助喻學建家。在喻學建看來,雖然自己沒有大富大貴,但必須有顆善心,要懂得飲水思源,沒有伯母,或許就沒有他的現在。如今生活條件漸好,他就以無微不至的關懷來報答伯母的養育之恩![詳情]
張志秀,女,邛崍市前進鎮華山村11組村民,現在家務農。因為丈夫工作特別忙,家里大小事情大多由張志秀來承擔。夫妻倆在生活中相互關心支持,結婚二十多年來,家里總是充滿著和諧的氣氛,笑聲不斷,得到鄰里的羨慕和贊揚。張志秀的婆婆前幾年因病癱瘓在床,她每天除了打工還要照顧老人飲食起居,定時給她清洗,換尿布,不怕臟不怕累。她經常與自己的婆婆談心,給她按摩疏通經絡,周圍的鄰居都說張志秀“不是親女兒勝似親女兒”。張志秀用她的善良和孝心為婆婆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也為華山村街坊四鄰樹立了學習的榜樣。[詳情]
忠厚傳家久,家和萬事興。生活在邛崍市高埂街道共富村的楊玉華一家六口,正是抱著這樣的理念,在如水的歲月里書寫了動人的華章,在平凡的生活中釀出了幸福的味道。楊玉華和丈夫陳國元結婚39年來,一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創造了幸福生活,贏得了大家的普遍贊譽。由于楊玉華長期在村上工作,照顧家庭的精力有限,陳國元在工作之余,認真教育孩子、完成家務,主動承擔起大部分照顧家庭的責任,用實際行動支持妻子工作。2014年,陳國元被查出患有風濕性心臟病,楊玉華和村“兩委”商量后,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對老伴的照顧上。夫妻間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浪漫故事,卻在點滴生活中詮釋著最樸素、溫暖、堅定的愛情。[詳情]
楊天蓉是一名社區工作者,2012年被聘為邛崍市大同鎮孔家山村圖書管理員,未曾接觸過電腦的她,不斷認真學習,提升個人能力,現在已經能熟練使用各類辦公軟件。由于工作認真負責,楊天蓉在2018年擔任孔家山村婦聯主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楊天蓉年帶領孔家山村婦女志愿者共同抗擊疫情,她的身影經常穿梭于各個防疫卡點,做好防控宣傳、防控排查以及信息采集等各項任務,并為志愿者做好后勤保障。在2020年被評為大同鎮優秀干部,孔家山村也獲得了“最美抗疫集體”榮譽稱號。[詳情]
王平貴,男,現年69歲,中共黨員。他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一年前,他的兒子王東進西藏務工,因為一次意外從高空墜下,在醫院昏迷近兩個月才蘇醒過來。從此,王東的康復訓練成為了家庭里的日常。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他們以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筑了一個和諧的家庭。他們堅信,只要不拋棄、不放棄,心中有夢、眼里有光,未來再苦、再黑暗的日子都會過去,黎明的曙光也終將照耀著前行的路。[詳情]
家是溫暖的港灣,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徐琍家庭多年來一直堅持公益,在工作之余堅持到火井小學開展留守兒童關愛活動,積極參加“媽媽的味道”“心系貧困母親”以及“我在深山有遠親”等公益活動,向留守兒童和貧困母親送去生活必需品,傾聽孩子們的成長故事,解答孩子們的生活煩惱,鼓勵他們勇于面對暫時的困難,積極向上、茁壯成長。徐琍家庭用平凡生活的點滴感悟著家與愛的真諦,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最美家庭的深刻內涵,他們將持續發揮光與熱,傳遞公益正能量。[詳情]
2022年8月8日晚,高朝陽醫生與家人在一小院晚餐,聽到大門處突然比較嘈雜,轉頭看見一女同志在小院門口倒地,他和妻子立即上前查看情況?;颊咭庾R喪失,高朝陽與妻子立即將其扶正,平臥于地面,頭偏向一側,評估其生命體征,他的妻子快速松解患者緊身的內衣紐扣,做好心肺復蘇準備?;颊哳i動脈橈動脈搏動存在,妻子一邊拍打患者肩膀,一邊呼喊患者,約一分鐘后,患者全身大汗淋漓,約三分鐘后患者意識部分恢復,呼之能應,旁邊的群眾幫忙撥打了120,在監測生命體征過程中患者家屬趕到了,他們共同將患者轉移到救護車上。把患者安全交給急診醫生后,高朝陽醫生與妻子便悄悄離開了。月落晨起,朝朝暮暮,在平凡的崗位上,高朝陽與妻子熊曦用自己的雙手,續寫著生命的篇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詳情]
石思明,現任邛崍市火井鎮三和村12組組長,有一個溫馨友愛的5口之家。多年來他始終懷著對黨、對人民無比熱愛的赤誠之心,熱心于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盡心竭力為人民做好事辦實事,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他無私奉獻,不圖名利,大愛情懷,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為群眾辦實事?!澳瑹o聞、辦事果斷、粗中有細、精明能干”是熟悉的人對他的印象。[詳情]
善舉凝聚美德,愛心傳遞力量。楊秀芳是一家藥店的經營者,她與丈夫兩人熱心“助學助困”公益事業十多年,用自己的點滴善舉溫暖身邊人,傳遞正能量。他們平時經常熱心幫助社區生活困難的老人,每個月都堅持為固驛敬老院、牟禮敬老院、桑園敬老院送去上千元的生活物資,并將自己的家作為“臨時小食堂”,為社區10多位留守老人提供吃食。截至目前,楊秀芳夫婦自掏腰包花費了百萬元用于“助學扶困”。楊秀芳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自己并不偉大,有生之年只想堅守對老人的承諾,把愛心傳遞下去?!?a href='./ysgy/202211/t20221124_1255337.htm' target="_blank">[詳情]
從河北遠嫁至邛崍的外來媳婦郝雪超,很認真地思考過何為最美家庭,她認為最美家庭就是過好自己的小日子,不需要太多轟轟烈烈,而是相互扶持。在平凡崗位上奉獻青春,經過幾年鍛煉,夫妻二人成長為市場監管業務骨干,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員”。他們合理安排工作與生活,只要有空,就會全身心地陪伴老人,照顧兒子。他們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最簡單的父母,最普通的員工,他們互幫互助,互敬互愛,將用自己最真誠的方式攜手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最美家庭。[詳情]
楊燕茹,邛崍市火井鎮狀元村村“兩委”成員。楊燕茹的父親楊才貴以前是月宮村的書記,也是村民心中公認的好書記,曾三次獲得火井政府優秀共產黨員表彰。在父親的影響下,楊燕茹形成了高度的責任感和一絲不茍的辦事風格;在疫情防控的一線,信息錄入、下組檢測、秩序維護、居家人員服務……哪里有需要,楊燕茹就在哪里。兩代人清正廉潔的品行塑造著一個小家的家風,是精神傳承也是對村民的共同承諾。燕茹始終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定期關心特殊人群,慰問幫助貧苦困難家庭,為村集體的發展盡心盡力、出謀劃策,在疫情防控、汛期防災等任務中堅守一線,工作多年,楊燕茹獲得了群眾的普遍認可。[詳情]
周學英,女,邛崍市羊安街道界牌村4組村民,性格開朗大方,樂于助人。她的家庭比較特殊,大兒子患小兒麻痹癥,留下殘疾無法正常生活,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和正在讀書的小兒子。為了照顧一家人生活,周學英與丈夫一起承包土地種植葡萄。經驗不足、選購種苗不當、葡萄品質不佳……前兩年的失敗沒有讓周學英退縮。10余年來,周學英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成為了界牌村帶頭致富的領頭人。不僅如此,周學英對自己的種植經驗毫無保留,將好的品種推薦給村上其他的葡萄種植戶,成為葡萄種植戶的指導老師,她說,“自己葡萄種得再好,社會價值也不大,能夠帶動大家,共同提高經濟效益,才是我最大的心愿”。[詳情]
作為邛崍市文旅局一名工作人員,一名軍嫂,趙巍承擔著家庭的全部重擔,在繁忙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庭生活中,她勇挑重擔,甘于奉獻,既創造了精彩的工作成績,又打造了幸福的家庭生活,表現出了一名優秀軍嫂和基層黨支部書記高尚的情懷和品格。她的愛人長期在西藏邊遠地區工作,趙巍同志一心支持丈夫的事業,從不拖丈夫的后腿,默默地操持著家中的一切,為丈夫全身心地投入軍隊建設和部隊事業提供了堅強的家庭后盾。疫情和防洪搶險期間,趙巍身先士卒,積極組織黨員開展疫情防控、黨員志愿服務和搶險清淤工作,幫助景區、涉旅企業和群眾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促進文旅產業復工復產;熱心服務社區工作,帶領機關支部黨員積極參與社區共治共享,組織黨員干部為社區捐款捐物,推進社區共建共享。[詳情]
李燕飛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從不鋪張浪費。這些年來一直和父母居住,悉心照料老人,把家庭生活經營得井井有條,并且待人熱情,鄰里關系和睦。丈夫一直在外務工,父母雖然年老,但有空都會幫著做些農務,積極生活,兩個子女也深知大人不易,刻苦學習,努力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學校。李燕飛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體諒,齊心協力讓這個家庭越來越好。[詳情]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边@是一個“崍漂”家庭,丈夫是來自河南的軍人,妻子是來自西昌的稅務干部。一個保家衛國,捍衛祖國的尊嚴和利益;一個“為國聚財 為民收稅”,保障國家的公共事業。他們抱著相同的信念,始終秉持“重義守信”的宗旨,以誠實守信的品格立身做事,無論對待年邁的老者還是對待年幼的孩童,無論對待工作還是對待生活中的小事,他們都一諾千金,真誠待人。在工作上,他們與同事誠信交往,建立著和諧友善的同事關系。在生活中,他們樂于助人。在家里,他們約定好要以“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來啟迪孩子,把誠實守信作為和孩子交往的先決條件,通過潛移默化來培養孩子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提升孩子的思想品質。[詳情]
高偉華家庭是一個紅色革命傳統家庭,其父高成功當過紅軍兒童團長,在解放戰爭中立過戰功,對子女要求高,家風家訓家教嚴格,家庭孝愛和睦、教子有方、重義守信,深受同事、鄰里和社會的好評。在高成功的言傳身教下,高偉華夫婦及其女兒、女婿們發揚革命傳統、時刻保持一顆愛心,守紀律講規矩,弘揚了優良好家風,營造了一個互敬有愛、和睦溫馨、教子有方、重義守信的最美家庭。[詳情]
在邛崍市平樂鎮關帝村,曹還瓊一家家庭和睦、父慈子孝,是人人羨慕的幸福之家。在社區治理工作中,曹還瓊夜間走訪群眾,白天做宣傳工作,積極引導黨員、先進個人規范整理房前屋后,以抓典型為主,逐個突破。怎樣種?種什么?廢舊物品怎么利用起來?曹還瓊以實際行動做好表率,給群眾出謀劃策,帶動周邊20來戶群眾積極參與到房前屋后整治中來,社區治理人人有責、戶戶參與,取得良好效果,營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