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依托基層陣地建設、項目建設整合、地方文化特色,積極夯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基層基礎。
在盤活“存量”的基礎上建設“增量”,建成一套以區(市、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主干,鄉鎮(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支撐,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基礎的三級文明實踐體系;整合資源,將志愿者工作站、黨群服務中心、市民文化中心、農村文化大院、校外活動場所、健身娛樂場所等項目集成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文明實踐中心的打造上,充分融入地方傳統和文化特色,結合當地物質條件和文化資源優勢,鼓勵“一場所一品牌”,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完備的文明實踐中心。[詳情]
德陽市著力做好功能規劃、標準規劃、活動規劃“三個規劃”,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合理布局。
重點規劃“學習、宣傳、娛樂、實踐”四大功能,以志愿服務作為主要活動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和道德教育實踐活動;根據德陽地形地貌豐富、各區(市、縣)發展規劃各有側重的特點,制定分層分級建設標準;從群眾實際文化需求出發,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活動安排與百姓的需求相結合,使之成為留守兒童之家、孤寡老人之家、市民娛樂之家,提供綜合性的多樣服務,每個文明實踐中心都制定近期、長期活動規劃,將開展時間、開展內容、開展地點明明白白告知老百姓。[詳情]
德陽市積極健全試點探索機制、以獎代補機制、協同配合機制“三個機制”,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有序推進。
在羅江區、綿竹市先行試點,建立以縣(市、區)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以各級黨組織為核心,建立志愿服務總隊、支隊、大隊、中隊四級組織體系,統籌推進市、縣、鎮、村一體化開展;在轄區內,統籌使用文化、文明、旅游等資金開展建設,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驗收合格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分級分批進行獎補;市級黨委宣傳部門負責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各區(市、縣)具體實施,目標督查部門督查考核,財政、農業、教育等20多個部門具體指導,構建起黨委統籌協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管理、各部門廣泛參與的層級聯動的工作格局。[詳情]
德陽市羅江區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以來,認真落實上級關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安排部署和要求,以“構建三級組織服務體系,搭建六大志愿服務平臺,推行五項重點工作”為抓手,全域化建設、項目化推進、常態化開展,整合全區資源,動員服務力量,全面系統地開展文明實踐工作。[詳情]
農忙“雙搶”時節,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的田間地頭,多彩的志愿服裝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接引村志愿者到身患殘疾的貧困戶周運喜家,主動幫忙移苗插秧;萬佛村2組村民鄭懷瓊的田里,10余名黨員志愿者干勁十足地收割油菜;合圣村11組貧困戶田紀秀,因身體原因長期住院,志愿者幫助她將田里的油菜收割、裝袋、售賣。[詳情]
2021年1月,羅江區圖書館舉辦了“指尖上的元旦”新時代文明實踐親子手工編織活動,旨在為小朋友和家長建立溝通交流平臺,增強小朋友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豐富元旦假期生活,活動共計20組家庭參加。本次編織活動以花瓶制作為主題,在志愿者老師的指導和家長的協助下,孩子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手工編織中。[詳情]
“請給我來一杯熱水,謝謝!”“不用客氣,請免費使用!”連日來,在羅江城區八景苑廣場青年驛站志愿服務車內,幾位青年志愿者一邊向路過此處的市民遞上熱開水,一邊向市民講解志愿服務車的服務項目,讓更多市民感受志愿服務者帶來的溫暖。2021年初,共青團羅江區委設置了一處青年驛站志愿服務車,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志愿服務工作。[詳情]
綿竹市被列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第二批試點工作縣以來,因地制宜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全市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200余支,注冊志愿者9萬余名,開展理論宣講、疫情防控、科學普及等志愿服務活動2000余場次。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3個,實踐站120個,為綿竹高質量發展貢獻志愿服務力量。[詳情]
2021年6月30日,為迎接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華誕,綿竹市漢旺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了“學黨史,講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志愿服務活動?;顒友埩?0余名學生以及三位故事講述者共同參加,旨在拉近孩子們與歷史的距離,讓他們了解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曲折歷程,堅定孩子們對黨、對祖國的愛意與敬意。[詳情]
為加大“四川天府健康通”宣傳推廣力度,今年2月,綿竹市新市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在轄區內人流量密集的商業路段設置了多個“四川天府健康通”離線健康碼免費打印服務點,幫助需要的老年群體免費申領、打印、制作“四川天府健康通”離線碼掛牌,讓沒有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也能“碼”上通行。[詳情]
2020年4月15日,綿竹市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統一行動,行動由綿竹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綿竹市推進生活垃圾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組織。行動中,垃圾分類志愿者隊伍對小區、學校、公共機構、商鋪等開展全覆蓋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通過廣泛的引導動員,將垃圾分類知識送到廣大市民身邊,讓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詳情]
德陽市著力構建科學完備的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體系,積極凝聚社會志愿力量,在“七一”期間,組織動員廣大志愿者用實際行動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真正讓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成為社會新風尚。
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針對老舊小區反映的“水電氣”等問題,德陽發動自來水、電力、天然氣等單位,組建起一支近5000人的志愿者隊伍,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據點,深入社區、鄉鎮開展“水電氣·千人進萬家”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真正把事關廣大群眾日常生活的“關鍵事”辦實辦好。[詳情]
德陽市推出“老兵永遠跟黨走 志愿服務進而優”“黨建服務在基層”等常態化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936個。
“七一”前夕,中江縣組織退役軍人組成老兵志愿服務隊,針對可能存在的基層矛盾糾紛,開展大走訪活動,拓寬聯系群眾渠道,前移排查化解關口,調查處理糾紛15件,成功化解10個正在萌芽并可能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的社會問題,做到了把基層矛盾糾紛控制在源頭、化解在起始,確保社會安定祥和。[詳情]
德陽目前有注冊志愿者73余萬人,市級志愿服務總隊下轄6區(市、縣)及機關黨員、醫療、消防、婦女、青年等1200余支隊伍。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以“老黨員”“英模號”為代表的志愿服務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全市各個志愿服務站點開展文明勸導、防疫宣傳以及“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志愿服務專項行動,“七一”期間,積極投入到建黨百年系列慶?;顒拥母黜椃毡U瞎ぷ髦?,用微笑和汗水讓“志愿紅”更好地輝映“黨旗紅”。[詳情]
非常感謝志愿者幫我制作的這個“四川天府健康通”離線碼掛牌,在商場、公交、農貿市場只要出示這個離線碼,就可以正常出入,方便多了。
我很喜歡來社區的“夢想中心”玩,這里有許多好看的書,還能做手工、玩游戲,不會做的作業還有志愿者姐姐們輔導。
自從啟動了這個“關愛兒童共成長”志愿服務項目,我們可以把孩子送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來,志愿者們可以教他們畫畫、做游戲、講故事。
我因身體原因長期住院,村兩委一直將這事兒掛在心中,在農作物搶收時期,組織志愿者幫助我把田里的油菜收割、裝袋、售賣,真的太感謝了!
在社區干部和志愿者的帶領下,大家主動參與垃圾治理,探索出“房前屋后自己掃、公共區域輪流掃”的自治機制,生活環境煥然一新。
作為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隊志愿者,每天都要在村里“巡邏”,勸阻不文明行為,看著村里的鄰里關系融洽,環境越來越好,我感到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