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pvyx"><cite id="4pvyx"><tr id="4pvyx"></tr></cite></td>
  • <pre id="4pvyx"></pre><p id="4pvyx"><strong id="4pvyx"><small id="4pvyx"></small></strong></p>
  • <track id="4pvyx"><strike id="4pvyx"><ol id="4pvyx"></ol></strike></track>

    1. <tr id="4pvyx"></tr>
      四川省委宣傳部   四川省文明辦  主辦
      中國文明網  |   未成年人網  |   四川地方文明網站群  |   天府文明論壇  |   投稿  |  熱線電話:028-86967177
      珙縣:突出“四度”讓宴席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2022-11-30 14:27:00 四川日報
      分享到手機

       

      珙縣縣城風貌。

      珙縣美麗新村一角。

        近年來,宜賓市珙縣不斷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動文明實踐活動常態化開展,聚焦基層濫辦宴席名目多、頻率高等問題,于今年6月印發《關于倡導尚儉戒奢推進城鄉宴席新風的實施方案》,突出“高度、梯度、力度、亮度”,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不僅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更讓宴席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突出高度

        構建“大治理、小專項”責任體系

        珙縣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中,緊緊抓住責任“牛鼻子”提站位、強考核、傳壓力。一是提高到文明城市建設高度,把宴席治理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踐行人民至上理念、回應社情民意的重要舉措,創新清單明責、常態履責、全程督責、多維述責“四責閉環”責任落實機制,明確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監委分別牽頭抓責任清單、民情清單、監督清單,將鄉風文明建設納入清單內容。二是量化入目標考核專項,在目標績效差異化考核方案中,單列對鄉鎮和有關部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考核項目,細化、量化“珙州新風”專項行動,加強考核濫辦宴席等陋習治理的具體任務,以考核“指揮棒”倒逼宴席治理工作落細落實。三是壓實責任到具體單位崗位,制發推進城鄉宴席新風工作實施方案,細化5個方面20條措施,成立以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協調、勸導、宣傳、應急、問責等5個工作組,攻堅時段實行周報告、月推進,確保宴席治理實現大治理有統籌、小專項有突破。

        突出梯度

        創新“抓兩頭、促中間”遞進模式

        珙縣始終堅持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創新由內及外、“抓兩頭、促中間”梯次遞進模式,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深走實。一是召開全縣倡導尚儉戒奢推進城鄉宴席新風動員部署會,帶頭簽訂《踐行城鄉宴席新風承諾書》,全縣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以身作則,簽訂承諾書7000余份。二是社會人士引領,動員鄉賢、“珙州好人”等積極響應,帶頭簽訂踐行宴席新風承諾書3000余份,30余名知名人士通過視頻方式帶頭發出倡議,引導群眾主動簽訂承諾書3萬余份,推動形成尚儉戒奢、踐行新風的思想自覺。三是分步分類推進,深入研判陋習成因等癥結,科學劃分宴席治理意識提升、共識形成、新風踐行、措施保障、鞏固提升五大階段,堅持紀治、法治、德治、自治“四治”融合推進,確保宴席治理取得實效。

        突出力度

        堅持“硬獎懲、強疏導”深耕細治

        珙縣始終堅持聯動施策革陋習、樹新風,疏堵結合,堅持法律、法規、村規等齊發力,確保在基層移風易俗治理中有所作為。一是宣傳動員全覆蓋,縣、鎮兩級召開工作動員視頻會14次,覆蓋群眾10萬余人次;珙縣融媒體中心開設“鄉風文明建設”專題和“書記話新風”專欄,13位鄉鎮黨委書記談如何通過倡導宴席新風,引導群眾主動尚儉戒奢;開展網絡問卷調查,制作倡議書模板,編發網絡微視頻和音頻10余個,指導各單位、各行業廣泛倡議文明新風。線上線下宣傳,引導和倡導“婚事新辦、壽宴少辦、喪事簡辦、其他一律不辦”,從社會面形成呼吁治理濫辦宴席的濃厚氛圍。二是齊抓共管出重拳,珙縣文明辦牽頭召開研判協調會、推進會,編寫專報等;由目標辦牽頭成立專項督查組暗訪督查、通報,交辦整改問題30余個,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截至目前,珙縣紀委牽頭處置違規操辦宴席問題線索3件,已立案2人;縣民政局牽頭指導全覆蓋修訂村規民約、社團章程、紅白理事會等,執行“紅黑榜”制度,通報執行不到位的村16個;市場監管局牽頭加強食品安全、宴席辦理場所、流動廚師檢查等。三是疏堵結合促長效,縣、鄉、村分級成立督查組、勸導組,暗訪督查270次,勸導850次,勸停違規操辦宴席260起。同時,一方面制定村規民約、辦理章程等規范群眾操辦事宜,一方面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探索引導辦集體婚禮、集體生日等新風尚。

        突出亮度

        培育“有特色、可復制”鄉風品牌

        持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珙縣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所13個、站178個,充分發揮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科普宣傳、體育健身五大功能作用,以宴席新風為切入點推動農村基層移風易俗,不斷培育鄉風文明建設本土品牌。一是打造“珙桐花開潤萬家”宣講品牌,奏響文明實踐強音。堅持線上線下融合,深入推進融媒體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兩中心”融合發展,將相關內容分為“理論潤萬家、文化潤萬家、民生潤萬家、新風潤萬家”等,成體系講理論、講故事、傳播好聲音,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今年以來,珙縣共宣講200余場,覆蓋黨員干部3.3萬余人次。二是開發“民情訴求”辦理系統,打造文明實踐直通車。聚焦群眾辦事“距離遠、時間長,來回跑、成本高”的問題,開發“群眾有話說”文明實踐小程序,整合12345政務服務熱線、縣長信箱,方便群眾隨時隨地表達訴求。系統平臺運行以來,收集辦理群眾訴求16154件,辦結率99.93%。設置“社情民意”公示欄,每周動態更新辦理情況,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創新“四方合約”養老機制,架起文明實踐連心橋。由村兩委、村老協或其他組織、特殊困難老人、助老巡訪員四方簽訂《助老巡訪愛心合約》,村委會負責組織協調、經費保障,村老協負責留守老人情況摸底、助老巡訪員管理考核,助老巡訪員負責提供愛心陪伴、安全排查、代辦代購等文明實踐活動,每周開展“上門+電話”巡訪不少于2次,配套設置書籍、舞蹈、健身等文化體育器材,為老年人提供休閑娛樂的“溫馨之家”。目前,全縣接受巡訪服務的老人達6000余人。(張芳 毛天彬 圖片由珙縣縣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楊均

      掃二維碼手機瀏覽及分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四川文明網版權所有
      三级毛a片短片